朱棣上台后大肆削藩,为何却始终没动沐英的势
众所周知,朱棣得以登基,靠的是起兵推翻侄子之制。在他上台后,为了预防其他藩王效仿其举,进行了大规模的削藩行动。有一个人他作为朱的养子身份敏感,却没有受到任何动摇了,这究竟为何?今日,我们就一同来探索朱元璋的养子——的故事。
沐英,自幼便失去了父母,八岁时被朱元璋收养为子。年仅十二岁便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屡立战功。他擅长使用火铳,更开创了独特的“三行战法”,使得火铳成为朱元璋的重要武器之一。随着朱元璋的成功称帝并建立了大明朝后,众多功臣如李善长、傅友德等都遭受了清算。如此有能力的沐英,又有着赫赫战功,且身份敏感,理论上对子孙的江山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直到朱元璋去世,他都没有对沐英采取行动,反而赠予了许多赏赐。
沐英去世后,他的后人继承了王位。关于为何朱元璋没有动他,或许与多年的养育感情有关。而令人奇怪的是,朱棣上台后也没有对沐英的后人采取行动。朱棣上台后大肆削藩,避免其他藩王重蹈覆辙。对于这位异姓王和其后人,朱棣原本并无太多交集,为何没有对其下手呢?
实际上,沐英的年龄比朱棣大得多,当朱棣上台时,他已经过世了。虽然两人接触不多,但朱棣对沐英的军事才能非常敬重。沐英已经在云南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云南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贸然削藩很可能会引发反叛。明朝时期,西南地区相对偏僻,沐英家族的治理或许比其他治理更为有效。朱棣遵循了朱元璋的旨意,让沐家世代治理和守护西南边疆。
不仅如此,沐家军在当地的威望极高,深得民心。沐英及其后人在云南地区的统治不仅是军事上的统治更是人心的凝聚。他们与当地民族和睦共处、共同防御外敌入侵为明朝边疆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朱棣明白如果要维持边疆稳定就必须保留一定的力量而在沐家身上他看到了这种力量。因此他对沐家采取了保留政策继续让其世袭王位并守护西南边疆。
综上所述朱棣没有对沐英及其后人采取行动不仅是因为尊重也是因为看到了沐家在西南地区的威望和治理才能以及维持边疆稳定的必要性。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而考虑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