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两天就送到 如果拦截了有什么样
在现今交通便捷的世纪,我们依靠电话和网络瞬间传递信息,享受便捷的沟通方式。回溯历史的长河,古代的人们只能通过书信传递远方的消息,这些信件有时承载着重大事件的重要性,急需迅速传递。就像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见到的八百里加急,正是古代快速传递信件的象征。
古代的驿站相当于现代快递的中转站,负责传递信件。这些驿站之间的间隔通常为二十公里。那么,八百里究竟意味着多远的距离呢?经过换算,一里等于454.2米,那么八百里相当于约三十六万米。对于古代的人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遥远的距离了。
想象一下,使用八百里加急的文件会在两天内送达收信人的手中。这种速度堪比现代的特快专递。在当时,为了确保信件的及时传递,设立了超过一千个驿站,配备了1.7万余名邮递人员。即使是如此庞大的体系和人员,也不能每一封信件都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派送。因为这样的速度对马匹的消耗极大,不少马匹因为过度劳累而倒下。
对于邮递人员来说,他们的要求极为严格。他们必须确保信件的准时送达,不能延误。他们甚至需要关注马匹的状况,每年都要向朝廷报告。一旦延误了紧急信件的传递,他们将面临惨重的惩罚,甚至可能被投入监狱并遭受绞刑。
有趣的是,古代的山贼似乎从未与驿站和邮递员发生冲突。这是因为古代传递消息时,会制作多份信件以防万一,避免在路途中被强盗拦截而耽误送件的最佳时机。强盗们深知截取信件的严重性,特别是像朝廷发出的八百里加急信件,他们绝对不敢轻易触碰。他们明白一旦拦截这种信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不仅自己性命难保,家人也会遭受严厉的惩罚,如妻子被送到教坊,子女被贩卖为奴隶,家产被充公。
这一法律在古代是普遍适用的,没有空子可钻。对于寄送信件的人来说,这些纸张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信息。对于强盗来说,为了截留这些纸张而冒着全家性命的风险显然是不划算的。他们通常会避免与驿站和邮递员发生冲突,以确保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