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报道,今天,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在这份意见出台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一场政策例行吹风会。针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结合的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汪科负责人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对于如何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汪科表示,这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在选址上的困难,由于老旧小区设施原本就严重不足,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健身设施的增设成为了一大难题。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难题以及资金的筹措也是困扰项目推进的重要因素。但各地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改造过程中,摸底调查、综合谋划规划和计划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汪科强调,必须要优先安排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令人振奋的是,各地的试点项目已经展现出创新的力量。比如大连的捷山观海社区,成功利用改造后的垃圾中转场建设成了足球场。孝感市文昌社区也不甘示弱,将原有的“L”型停车场改造成了不规则足球场,这些实例充分展示了创新的力量和可能性。
汪科还提到了建设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一是要注重多方参与和资金的筹措。老旧小区的改造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部门、街道、居委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资金方面,各地已经出了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并得到了财政资金的奖补支持。据了解,在社区足球场地建设试点中,社会资本的投入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
为了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7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明确将建设改造体育健身设施纳入到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并强调了建立存量资源整合利用的机制,通过加强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的联动改造,推动整个片区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活动场地的共建共享。
对于未来的工作计划,汪科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指导各地建立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足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小区的存量建筑、存量用地、存量设施资源,打造健身设施,为老百姓提供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好场所。目标是让老百姓能够就近健身、乐于健身,实现全民健身。
在这里,我们期待每一个社区都能成为居民健身的乐园,让健身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期待并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健康、更活力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责编:马翼、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