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与就业倒挂缘由何在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发布了《2015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2.00%,令人瞩目的是,硕士生的就业率竟然不及本科生。这一消息来源于1月19日的《华商报》。
这个现象似乎颠覆了我们传统认知里的逻辑:学历越高的人才越被视为稀缺人才,理所当然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呈现出一个与传统认知相悖的现象。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这种现象也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
从所有岗位来看,它们也有金字塔的特点。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总是有限的,相对于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博士和硕士的岗位数量较少。这就好比金字塔的顶部难以容纳太多的人才。学历与就业的倒挂并不是指高学历人才不再被需要,而是指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人数与其对应的就业岗位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这是倒挂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的产业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种现象。比如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不同,前者更需要熟练工人,后者则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这也为许多高学历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
倒挂现象还存在认识上的原因。很多高学历者经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往往希望找到一份理想且体面的工作。当这样的机会暂时难以找到时,他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就业思路,先就业再择业。暂时从事与心理预期有所出入的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历练和积累,有助于走好人生的道路。这也有助于减少倒挂现象的发生。
学历与就业之间的倒挂现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个人在选择深造时应该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社会也应该为高学历者提供更多的专业对口岗位以促进他们的就业,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这一切的努力将有助于实现学历与就业的良性匹配,让每个人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