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毁灭性的太阳风暴通常每 25 年左右袭击地球一次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每隔一段时间,太阳风暴便会猛烈袭来,足以对地球上的电子设备造成巨大破坏。这一发现源自华威大学与英国南极调查局科学家的联合研究。
这些风暴的强大力量不容小觑,它们能够破坏众多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设备、航空设备、电网乃至卫星。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确定了两种强度的太阳风暴:“超级大风暴”是最强烈的,大约每25年发生一次;“严重超级风暴”虽然威力较小但仍具有威胁性,平均每三年爆发一次。这项研究的成果被详细阐述在一篇名为“利用过去14个太阳周期的aa指数来描述极端地磁活动”的新论文中,该论文已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杂志上,第一作者为华威大学的查普曼博士。
太阳风暴也被称为地磁暴,其源头是太阳释放的带电粒子扰动。当这些粒子撞击地球的磁层时,便会引发风暴。这些粒子可能源于日冕物质抛射、同旋转相互作用区以及日冕洞。它们释放出的高速太阳风速度之快,是常规太阳风的两倍。
历史上著名的地磁风暴不胜枚举,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1859年的卡灵顿事件。这场风暴摧毁了一些电报系统,引发火灾并震惊了全球的电报运营商。而更近的一次发生在1989年魁北克的太阳风暴则破坏了当地的电力分配系统,产生的极光强大到远至德克萨斯州南部都能看到。
随着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太阳风暴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不仅电力分配系统和通信系统面临威胁,连全球卫星也可能受到严重破坏。现代社会比许多人想象的要更加依赖卫星,因此一旦卫星受损,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计,如果像卡灵顿那样强大的风暴在今天发生,损失可能高达数十亿甚至数万亿美元。科学家们对此深感兴趣,并正在致力于预测这些风暴的发生。这篇新论文便是基于长达150年前的磁场数据,科学家们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推断出强风暴的数量和发生频率。